红山区人大常委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始终尊重代表的主体地位,全面强化代表意识、代表素质、代表作用,把代表来自群众、植根群众的优势转化为代表工作优势,凝聚合力发挥代表作用,努力建设更具服务力的代表机关。
代表履职保障不断强化
常委会着力在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方面抓培训、搭平台,结合新一届代表履职实际,建立健全代表学习培训制度,制定代表培训工作计划,依托全国人大网络学院和市委党校优质资源,采取“线上+线下、集中+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人大代表进行全覆盖履职培训,代表撰写心得体会近200篇。为代表订阅《中国人大》等刊物,通过人大代表微信工作群,向全体代表推送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实时区情及人大要闻1200余条,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代表依法履职水平,激发代表履职活力。落实代表活动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与代表所在单位沟通,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开展述职评议活动,人大代表活动小组、市人大代表分别向常委会述职并进行满意度测评。严格执行代表履职积分评价管理办法,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履行义务。
代表履职渠道不断丰富
换届选举后,及时对人大代表重新编组,制定印发《人大代表活动小组组建方案》,组织代表进站入点的同时,建立健全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双联系”制度,依托“家、站、室”,使代表联系群众更加紧密,代表履职更接地气。先后开展助推优化营商环境暨“三走近”、“四联四助”、人大代表活动日等活动,通过多种举措,组织引导人大代表发挥主体作用,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活动中,共召开座谈会13场,走访代表活动小组13个、企业120家,推介大项目5个,收集转办意见建议171条,为群众办实事37件,开展助学、爱老、志愿服务等各类公益性活动20余场次,累计捐资10.4万元,惠及群众1.2万人。
建议办理质量不断提高
按照“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效、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原则,完善代表建议全链条办理机制。认真做好议案建议的提出、交办、督办等工作,采取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跟踪督查、办理情况“回头看”等方式,着力提高建议落实率、问题解决率和代表满意率。加强问绩问效,听取审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充分发挥“首次监督问题清单制”和“问题清单跟踪监督销号制”作用,定期调度、逐件销号、限时办结,做好监督的后半篇文章,推动建议办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