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的印发,调查研究这阵春风再一次吹向了基层这片广袤土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而对于人大工作而言,调查研究更是一座镇宅宝,它不仅是各级人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法宝,也是法律赋予人大的一项法定工作职责,是人大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然而,实际工作中调查研究存在着深入基层不够、重调查轻研究、形式主义泛滥等突出问题,如何将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运用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实践是每一名人大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实际问题。
调查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想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就要经常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发现问题作为人大调研的“出发点”,选定调研题目时除了要具体结合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向常委会报告或者汇报中反映的问题、代表提出的议案或者建议、批评和意见反映集中却又未解决的问题之外,还要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来信访中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选题。要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指导实践为目的,在充分了解问题实际、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开展调研时,针对问题提炼出高度总结的意见建议,确保调研质效。2022年,元宝山区人大常委会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及校外培训负担问题,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全区双减工作情况调研,并提出学生、老师、校方及培训机构呼声集中的可行性建议3条;针对全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以及司法过程的营商环境等问题,开展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调研,围绕发挥审判职能、深化诉讼服务等问题向区人民法院提出审议意见3条、围绕提高业务水平、延伸检察职能等方面向区人民检察院提出审议意见3条,确保“研”着真问题“究”出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调查研究,要以深入基层为抓手
群众的需要在基层,只有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投身到为老百姓的服务中去,才能真正汲取到基层的营养。到基层一线深入实践,与调查对象沟通并快速获取信任,观察现实、综合情况、分析问题从而形成总结是调查研究的核心所在,不能架空了双脚,只靠听取汇报来获取信息,而是要真正的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接触、面对面地了解情况。这种与群众开展的最直接的交流在认识上和感受上所起的作用,与间接听汇报、看材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调查研究时必须真正沉下去、接地气,深入、再深入。一直以来,元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坚持调查研究要推开门、迈开腿,深入到基层一线中去、以听取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为抓手,通过提前谋划、分配给代表调研任务、常态化组织深入基层、广泛发放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等一系列举措保障人大调研的质量,为党委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了高质量的参考意见。
调查研究,要以扎实的作风为保障
调查研究不应该是“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走马观花,这种双手不沾泥、双脚不着地的调研是脱离了实际的形式主义,到头来只是两手抓空、让问题悬空,更甚至于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一方面人大调研要在转变作风上下功夫。要坚持少说多做,不作秀,不走“规划路线”,多开辟“自选路线”,沉下心扑下身,深入群众,挺身到问题多矛盾大的地方,常态化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察实情听真话,经常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取真经。另一方面人大调研要在强化实干精神上下功夫。要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将“实事求是”的原则贯穿在人大调研的全过程。在调查阶段要抓好典型,抓住群众最急最优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研究阶段要善于总结提炼,对于取得的调查材料,经过综合分析,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换届以来,元宝山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强调要提高调研质量,明确要求调研内容要深入、调研形式要灵活、调研时间要拉长、代表任务要明确,在调研的选题、进展情况、形成调研报告等不同阶段,分别召开主任会议进行研究确定;常委会各委室常态化组织代表参加各项调研的培训,通过集中座谈交流让各级人大代表深刻领会调研的目的、意义及内涵,形成常委会把关、各委室牵头、人大代表积极投入的良好调研氛围,让人大调研在基层发挥新的活力。
调查研究是人大工作的基础,是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基本工作制度。元宝山区人大常委会将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深入到群众关心的问题中去,认真取听各方面意见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区委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参考,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