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宝山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有关精神,积极落实《关于县乡两级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深入实施民生实事全过程监督,健全“全链条闭环式”监督机制,促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3年来共实施25项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约4.8亿元。
把好“征集关”,实现“群众点菜”
积极拓展民意表达渠道,从源头上解决因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不一致而导致群众不理解、不领情、不满意的问题,使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每年四季度区人大常委会会同区政府开展为民办实事调研,同时通过政务公开栏、热线电话、微博微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告征集,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各界人士、基层群众意见建议,相关部门对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候选项目建议方案。
把好“筛选关”,实行“代表表决”
制定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办法,有效提高公共服务决策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能更加贴近民意,放大项目社会效益。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区委常委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最终确定提交人代会票决候选项目方案。人代会期间,将票决候选项目情况印发各代表充分讨论和酝酿,经人代会差额票决产生正式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在元宝山区主流媒体上公告。
把好“实施关”,开展“全程监督”
区人大常委会选联委制定民生实事项目视察督办实施方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建立完善常委会主任牵头督办、相关委室组织督办、代表广泛参与督办、两办督查室日常督查工作机制,加强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建立落实半年度重要情况通报制度,及时督促整改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开展专题视察,年中组织代表视察民生实事项目,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落细。
把好“绩效关”,实施“事后问效”
引导代表深度关注项目实际使用绩效和投用后的长效管理机制,为充分掌握代表满意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并向全体代表报告当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和量化数据的评估情况。始终坚持效果导向,区人大常委会选联委会同区两办督查室对民生实事进行回头看,对完成质量、成本把控、预算执行、绩效目标实现及群众满意度再检查、再监督,确保财政资金高绩效、人民群众高满意,为下一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初选提供参考。今年人代会上对上年度10个项目进行测评,满意度均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