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层人大
翁牛特旗人大常委会:强化履职平台建设 提升代表工作质效
来源:赤峰人大 发布时间: 2023-07-18 14:31 浏览: 531

  “人大代表之家”是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阵地,是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窗口。翁牛特旗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之家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指导,健全制度,丰富内容,推动全旗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科学谋划,精准布局

  翁牛特旗人大常委会建立领导分片联系指导苏木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制度,形成常委会班子成员亲自推动指导,常委会选联工委和苏木乡镇人大主席具体负责的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管理格局。2019年,旗人大常委会在海拉苏镇召开了全旗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规范化推进现场会,将海拉苏镇作为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规范化试点,对海拉苏镇人大代表之家进行重点打造。通过示范引领,全旗共建成苏木乡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16个、嘎查村社区人大代表之家37个。2015年梧桐花镇人大代表之家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人大代表之家。

  今年,旗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深入全旗16个苏木乡镇街道,就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建设管理使用工作进行调研督促指导,制定了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改造提升计划,提交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年内,计划在常委会机关建设高标准人大代表之家1个,在苏木乡镇街道易址新建人大代表之家5个,升级改造5个。在嘎查村社区,将人大代表之家统一更名为人大代表联络站,按照代表人数适当和代表就近进站原则,计划建设代表联络站62个。代表家站提升计划实施完成后,将补齐旗级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短板,旗乡村三级人大代表家站规范化建设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规范建设,强化保障

  翁牛特旗人大常委会着力在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规范建设、效能提高上下功夫,按照“六有三化”标准,努力把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打造成为代表服务群众阵地、参政议政阵地、履职监督阵地、学习培训阵地、文化活动阵地。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各地积极性,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和资源优势,创新采取政企联建、家企融合模式,把人大代表之家建到企业、代表家门口,突出多样性和实效性,让家站建设各具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与此同时,健全代表学习培训、调研视察、述职评议、接待选民等制度,协调基层党(工)委为当地人大至少配备1名专职联络人员,每个代表联络站也配备了相应的联络员。积极争取旗财政的支持,将苏木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足额列入旗财政预算。2023年,争取旗财政预算内人大代表之家建设专项资金100万元,其中40万元用于旗人大机关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其余60万元根据建设内容、标准及作用发挥情况,对今年升级改造的10个苏木乡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进行奖补。

  注重运行,突出实效

  在抓好布局合理化、建设标准化、制度规范化的同时,翁牛特旗人大常委会采取切实管用的措施,着力推动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规范化运行。常委会根据全旗各级人大代表工作和居住实际情况,本着集中、就近、便于组织开展活动的原则,将各级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组建93个代表小组,每个代表小组配备1名联络员,依托代表之家和联络站开展活动。一是常态化组织代表学习培训。重点学习党的新理论新政策新思想,各级党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及《选举法》《代表法》《监督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代表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二是健全“双联系”工作制度。印发了《关于做好人大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旗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人大代表的通知》,就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详细流程,采取固定接待和不定时接待、定期定人和全程接待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选民能随时联系代表、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并推动问题解决。三是常态化组织专题调研。依托“人大代表之家”,组织各级代表上下联动,围绕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及时征集代表意见建议,推动提升政府和行业工作水平。旗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翁牛特旗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共培训代表1800余人次,接待选民520余人次,解决群众具体问题155条,化解矛盾纠纷53件,开展代表调研视察87次,提出助推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建议213条,组织代表述职301人。

  接下来,翁牛特旗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使其功能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促使全旗各级人大代表进“家”进“站”,推动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建设管理使用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