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助推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找准人大监督与生态保护的契合点,依法监督推进生态保护相关工作,不断创新监督方式,为实现阿旗青山、水秀、乡村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阿旗贡献人大力量。
坚持持续发力,做到久久为功
阿旗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影响,深入实施“生态立旗”战略,开展了“三区联动”生态保护、“六个百万亩生态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人工种草、黑哈尔河引水、河湖长制、矿山治理、荒漠化治理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与建设行动。与此同时,阿旗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生态立旗”战略重点任务,立足自身的职能职责,持续不断的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监督工作,每年将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年度工作的必选议题,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实际工作中,阿旗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发现问题、汇集建议的优势,通过集中视察、听取报告、提出意见、专题询问等方式,推动旗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生态保护执法力度,提高生态建设质量,生态视察已经成为阿旗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的一张“绿色名片”。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寻根溯源
面对人民群众对生态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阿旗人大常委会坚持准确把握监督重点,综合人代会、常委会会议、基层调研等不同层面收集筛选的代表意见建议,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以草原草场退化沙化、山体破坏、禁牧休牧执法、区域植被退化、乱挖野生植物药材、河道湖泊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森林病害虫害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问题进行实地视察,现场调研论证,找出问题根源,提出针对性建议,切实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坚持跟踪督办,强化整改实效
为确保旗人大常委会生态视察审议意见办理工作落到实处,旗人大常委会以“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的模式跟踪督办,严格落实问题整改“销号制”,推动问题的彻底解决。对于未能落实的整改意见,下一年度生态视察继续采取实地督办和听取汇报的形式进行跟踪监督,让相关部门真正“红红脸”“出出汗”,直至问题彻底解决。近年来,关于查布嘎山山体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乌丹套海采砂区、北部部分嘎查草原退化等问题,都是采取常委会各位副主任领衔督办的方式,进一步跟踪监督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定期听取旗人民政府关于审议建议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从而推动各相关部门完成各项整改任务。
坚持机制创新,提高监督质量
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我们各级人大监督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进一步落实旗委“生态立旗”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保护好绿水青山建设成果,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创新监督机制,探索“年度分类视察、届内全部覆盖”的监督机制。在听取旗人民政府年度整体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报告的同时,将森林草原保护(林草)、水资源保护和荒漠化治理(水沙湖)、矿山山体综合治理(山)、农牧业面源污染(田)、农村牧区环境治理(美丽乡村)等内容,作为本届人大常委会年度生态文明建设视察的重点进行视察并听取报告,对全旗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分类全覆盖式调研监督,为推进人大监督工作机制创新进行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