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和批准财政预决算,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是宪法、预算法和监督法赋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近年来,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的相关要求,聚焦管好守好百姓“钱袋子”,切实履行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法定职责,为推动财政资金更好服务发展、造福人民,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好“组合拳”,深化预决算审查监督职能
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政府预决算审查监督时,坚持重点监督和常态化监督相结合,实现对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四本预算进行全口径监督,对支出预算的总量与结构、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政府债务和政府预算收入等进行重点监督,实现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要求财政部门按月报送财政收支与执行情况表和分析材料,便于人大常委会实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通过开展专题调研、视察等方式加强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在审查预算草案和预算调整方案时,重点做好政府债务限额和政府新增债务规模合理性、一般债务项目合规性、专项债务项目科学性等方面的审查,推动政府增强债务意识,从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同时,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以及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等环节有效实施监督行为,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预决算全过程监督。
提升“三个能力”,增强预决算审查监督刚性
提升业务能力。在常委会、代表培训会、部门工作会等会议上,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采取邀请专家、代表领学等多种方式对预算法、监督法等相关政策、文件和制度进行解读培训,为提升人大预算监督工作水平提供支撑。提升专业能力。旗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旗人大财政经济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为监督工作充实专业人才力量。在开展预决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等审查前,专门委员会负责初步审查,并在第一时间把存在问题反馈旗财政局研究处理,引领预决算监督行为更加精准。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旗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上线了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在开展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过程中,注重发挥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在线信息全面及时高效的优势和特点,围绕监督重点事项、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监督具体化、辅助分析智能化、系统应用规范化,不断推动财政监督提质增效。
严把“四关”,提升预决算审查监督效能
提前介入,严把预算编制监督关。财政预算方案要在旗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前报送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财政预算安排提出的意见建议作为预算编制的重要参考,使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健全机制,严把预算执行监督关。除了对预算执行开展日常监督外,每年巴林右旗人大常委会都会通过聘请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等方式对涉及农牧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重大项目开展跟踪监督,要求相关部门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保证重点预算资金安全、规范、高效、有序运行。依法规范,严把财政决算监督关。旗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监督法的规定审查和批准财政决算。要求政府在每年6月至9月期间,将上一年度的本级决算草案提请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在旗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将决算草案的主要内容和说明送财经委征求意见。在审查时,严格审查内容,重点审查决算草案遵守预算法律法规情况、预算年度收支平衡情况、预算超收收入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等内容。完善制度,严把预决算审查监督规范关。完善预算公开制度。经旗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等,通过旗人大常委会公告及时向社会公开。完善预算审计监督制度。对审计报告披露的违规问题,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提请旗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另外,选择部分重点行业、重点资金进行跟踪整改督查,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