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枚党徽就是一份责任。换届以来,巴林左旗人大常委会机关坚持党建引领,密切联系基层,扎实开展机关党支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工作,通过共驻共建,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下沉一线,亮出身份勇担当
为充分发挥共驻共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服务居民的作用,旗人大常委会机关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到林东东城街道望京社区报到,亮身份、作承诺、领项目,商定共驻共建项目5个,包括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整治、法律知识普及3大类。两年来,31名党员干部常态化进驻6个居民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把对初心与使命的坚守不断融入到为民服务日常点滴中,用爱心、耐心为社区居民实现了更多“微心愿”,赢得社区居民群众广泛“点赞”。
全员行动,当好政策宣讲员
“阿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我们享有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权利”“大爷,最近有不少地区发生手机短信诈骗,请提高警惕”……都市花园小区正在进行“守护消费安全,共创消费公平”主题宣传活动。
这是旗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志愿服务队”到望京社区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为进一步提高社区群众对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两年来,旗人大常委会机关党支部组织在职党员到望京社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3·15”消费维权进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等各类宣传活动9次,发放宣传手提袋、宣传册和普法资料3000余份,密切了支部党员和社区居民的联系,有力推动了相关法规政策走入寻常百姓家。
倾听民意,情系群众解民忧
“人大机关为我们小区安装了5盏路灯,夜间小区内不再是漆黑一片,出行变得更方便了,特别感谢。”家住在望京社区广电小区的居民孙景祥说。
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得益于旗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的实地走访。两年来,人大机关干部职工联合社区网格员,利用早晚休息时间,走访社区居民556户1712人,组建了微信联络群20余个,在收集民意、掌握实情的过程中,慰问困难群众16户,帮助老旧小区安装和维修路灯120盏,为包联小区整治环境卫生6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困难事、烦心事,获得了社区群众的充分认可。